寒冬是最佳的跃升阶梯 电动车企猫冬手册
副标题[/!--empirenews.page--]
最近几天北京大风降温,其实不止北京,大半个中国都在经历一场强冷空气的侵袭,大江南北,很多人都在朋友圈里晒不断刷新的最低气温。
天气冷,秋裤羽绒服空调电暖气的生意就格外的好,笔者身边一些同事,蜗居在北京没有集中供暖和空调的出租屋中,最近就在团购电暖气。 与之形成对比,电动车的销量直线下降。天寒地冻的季节里,骑电动车显然不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即便公交地铁再拥挤,但毕竟暖和。
这个寒冬到底有多冷?有数据为证。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8年1-9月份,我国电动自行车规模以上企业产量2023.8万辆,同比增长4.6%,累计主营业务收入533.8亿元,同比增长3.8%,实现利润20.8亿元,同比暴跌9.1%。 值得注意的是,电动车行业的主营业务利润率仅有3.9%,这一数字是电动车行业的历史低点,同时也低于整个轻工业行业稳定区间的中位线,行业寒冬可见一斑。
手里有粮,心里不慌。对于电动车企业来说,就是账上现金充裕、手握新国标车型、拿下必要的资质认证,稳住经销商,挺到下一个旺季几乎没什么问题。但是,如何科学地挺,这关系到旺季到来时会不会后继无力。尤其是对于那些头部以及准一线品牌来说,这可能是一个千载难逢的超车机会。 最近看到了绿能在这个冬天的猫冬情况,有几组数据值得与大家分享。 2018年大环境不好,大家的钱袋子也都不富裕,这所有人都知道,但绿能在这一年中还是新增了近300家网点,同时对168家门店进行了“能量空间终端店面”全面升级,另外还对287家门店进行了门头升级。
此外,绿能还投入大量资金,在常州的生产基地进行了二期厂房的建设工作,并对现有生产线进行升级改造。通过对现有产线升级,绿能将年产能提升至百万台量级,月峰值产能破十万台,日单线峰值产能破千台。
待二期厂房投产后,绿能总产能还将会得到大幅提升。
很多人并不能理解,升级店面形象、扩大产能这种事情都是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的,而在寒冬中进行这样的大手笔,无疑将会面临较大的现金压力。而在寒冬中,一个企业手中掌握的现金数量往往直接决定了它能不能挺过这个寒冬。 扩大店面规模、升级店面形象这种事情都少不了资金投入,在寒冬中一分钱都要想办法掰成两半花,相比这个时候在这种地方“烧钱”,是不是手握更多现金会比较明智? 那就用结果说话,尽管整个2018年电动车市场行情不佳,但绿能依旧实现了超过80万辆的年销量,同比上涨50.2%,绿能距离年销百万辆的第一梯队近在咫尺。
另外,绿能还在持续申报电摩车型。截至2018年12月26日,绿能已经获得了17款车型的电摩3C认证,6款电动自行车获得新国标3C认证,1月份还将有6款车型能够取得认证。目前绿能已经在4省份实现电摩黄牌上牌,预计3月底之前,绿能电摩将获得大部分省份的上牌资质。
寒冬是阶梯。 (编辑:广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