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例解析:互联网的12种黑暗设计
副标题[/!--empirenews.page--]
只要上过网冲过浪的人,对互联网的黑暗设计不会陌生。
黑暗设计简单的说就是精心设计用户界面,诱骗用户做一些点击、注册或购买等原本不会做出的行为。 举几个例子在一个机票预订的App上面,预订机票的时候,突出的按钮是「立即预订」,这个立即预订是有30元其他服务的,比如酒店优惠券。而没有额外费用的「普通预订」只做了一个小小的文字按钮在上面。 之前「ZAO」闹得沸沸扬扬的隐私条例也是黑暗设计。修改之前的隐私条例是:
这意味着,你只要上传了自己的照片,这家公司就拥有了你的肖像权,并且可以随意使用。 这个《隐私条例》引起轩然大波,在大家的广泛质疑中,这家公司修改了隐私条例。 很多产品可以使用第三方登录,但是登录之后,用户必须绑定电话号码。所谓的快捷登录,一点都不快捷。特别是,很多产品本来是没有必要绑定电话号码,为了获取用户的联系方式强迫用户绑定。 之前的PC时代,随便下载一个软件,都会打包安装全家桶,从输入法到安全卫士等。 还是PC时代,还是下载,在下载页面,我们本来想下载A,结果最大的下载按钮,跳转的却不是该软件A的下载链接,而是别的软件B的下载链接。 这并不是中国特色,国外也有。国外有个设计师 Harry Brignull,专门做了一个「Dark Pattern」的网站,把这样的黑暗设计总结成12点。大家可以看下: 12种黑暗模式1. Trick Questions 即诱导性问题比如填写表单的时候,你本来在回答一个问题,但是不注意的话,会诱导你给出一个并不想给出的答案。 比如下面的两行小字,一模一样的设计,结果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意思。 一个是允许发送商品详情,一个是不允许发送商品详情。这个是不是很容易两个都勾选呢? 2. Sneak into Basket即偷偷摸摸把一些项目塞进你的购物车,一并结算。上面的预订机票就是很好的例子 3. Roach Motel即你操作一个步骤很容易,但是退出或者取消这个操作很难。 这个让我联想到,在苹果手机上,在一个App里面订阅一个会员,是非常容易的,到处都是引导订阅的按钮。但是要取消订阅,却在App里面没有任何提示。只能在App store里面,点击「头像」-点击「Manage Subscription」才能取消订阅。 4. Privacy Zuckering这个隐私条例的欺骗,是以Facebook总裁扎克伯格命名的。隐私条例为了避免法律风险,所以公然写到:允许个人的隐私被公开或者被其他第三方利用。就像上面提到的修订前的「ZAO」的隐私条例写的。 5. Price Comparison Prevention这个可以举一个超市的例子:散装的是按照重量计价的,而包装好的却不显示重量,让我们没有办法,对比到底是散装便宜,还是包装好的便宜,所以没有办法做出购买决策。 不过好像我们这边的超市,在包装的时候,也会显示重量和价格的。这样也好对比。 6. Misdirection转移注意力这个也可以用上面的机票预订来说明。含有额外费用的「立即预定」按钮非常突出,而「普通预订」的按钮却非常小,导致你的注意力会被「立即预订」吸引,以为只有这样的方式才能预定,而忽略了可以普通预订,不付出额外的费用。 7. Hidden Costs即隐藏部分费用购买的时候和加入购物车的时候,显示的都是商品的价格,最后到支付,你才会发现另外的一些费用,如快递费和税费。 这个在电商产品中,真的太常见了。有些时候比价都比晕了,终于选到一个便宜的商品了,最后发现加上邮费和税费,结果是最贵的。 8. Bait and Switch即用户本来想做一件事,但是另外不想做的事情却发生了。早些年下载软件A,点击的是下载,结果下载却是其他的软件B,就是这样的例子。 9. Confirmshaming这个有些意思。就是通过羞辱性的诱导让用户屈服。之前我还有些想不通。但是后面,在一篇文章中看到,之前的电视购物话术,有一种这样的话术。 用户问,你们电视上的商品,比网上的要贵很多。 结果营销人员提高声量,气势逼人、义正言辞的说:不要肖想天上会掉馅饼。网上的都是假货!千万不要贪小便宜! 你看,这样提问的用户就被定义为「贪小便宜」。这算是一种「Confirmshaming」了。 还有就是这个引导订阅VIP提示,让用户选择:我并不想拥有无限次数的一天到货的特权。这样的提示就有些让人觉得自己选这个就是有点傻。 10. Disguised Ads即伪装成导航或者其他内容的广告。这种太多了,现在很多推广软文,就是这个套路。 还有就是上面举的下载例子,很大按钮的下载,实际上并不是你想要下载的软件,而你想要软件的下载按钮在很不明显的地方。 11. Forced Continuity,强迫订阅我之前看App Store的App评论,发现很多人都是在吐槽,订阅项目,最开始免费试用,后来没有任何提示就开始连续扣费,而且找不到取消订阅的入口。 这真的算是苹果商店和开发者的合谋了。 12. Friend Spam(编辑:广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