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前在阿里巴巴的流量方法论
比如“iphone11 价格“这个词语的搜索量远远超过”手机“这个词语;”163邮箱“这个词语的搜索量一天是十多万,而”免费邮箱”这个词语的搜索量是三千多。“小说” 这个词搜索量不高,“TXT全本小说下载” 这个词每天有160多万的搜素量。 百度也就没有纠正大家的误区,让大家按照这个思维定势去买关键词。十多年来,很多人也是这样按照这个误区在做着SEO。 第二张图是我从百度于2019年10月28日获取的数据,每天百度上真实地搜索“阿胶”相关的关键词基本都在这里了。无论你怎么想破脑袋,你也想不出用户是这样在搜索的。图二的数据,即使有些从事了10年搜索引擎流量运营的人,从来都没看到过的。 我前面所说的流量红利,就是这么多年以来行业里都在用错误的方法做搜索引擎流量,所以以至于到了今天,搜索引擎上还有一大半的流量没有人要的。我再发几张图,大家自行去搜索就知道了。 (这里的日搜索量是指查询这个数据的那天再往前30天的流量总数除以30天,就得出最近一个月的日均搜索量。数据是有时效性的,所以要用最新的数据。) 以下是稍旧一些的数据。 投资理财: 汽车行业: 第二个议题:搜索引擎营销是一个什么样的流量世界搜索引擎营销已经有一帮人做了十多年,现在来看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流量世界呢? 首先搜索引擎是“长尾理论”的最佳实证, 在搜索引擎做流量要深刻的理解长尾效用。Google曾经公布过一个数据:google每天的十几亿次搜索中,如果精确匹配用户搜索的那个几个词语,有15%的搜索词是过去1年从来没有人这么搜索过的。比如类似搜索 “ how to make an automatic door in minecraft ”,这样的词的组合, 每天有15%的词过去1年都没人这么组合在一起搜索。这样的情况,不光Google和百度是如此,淘宝、小红书、微信搜索里都是这样。 如果真是情况是这样的,你根本就没法做到说我要“做某几百个词的排名”这样的事情,因为每天词语都在变。我看过太多团队其实就拿着几十个自己想出来的词在那里做投放和做SEO。这种情况十年前是这样,现在也还是这样。 很多人问过我怎么找搜索引擎营销方面的人。我的建议是只要他们问面试者一个问题就可以结束面试了。那就是问对方在做搜索引擎营销的时候目标关键词是多少个。 分这么几个水平段:
在搜索引擎上,找到50万个属于某个行业词绝对是一种很强的能力。实际光找足50万这个数量还不够,如果要做好投放,还要找到最佳性价比、最新鲜的词。现场如果有在投放搜索引擎广告的人,对比看一下自己公司后台有多少关键词在投就知道你们目前所处的阶段了。 搜索引擎其实有广泛匹配的机制,但是如果你投的词太少,广泛匹配机制也并不能挽救你,而且这样会有很多没有转化的词在浪费钱。 现场目前做的是新媒体行业居多,假设你是一个做美妆的,你的目标就是要小红书上的美妆KOL推广你的产品。假设小红书官方在后台把所有的美妆达人都拉一份数据统计有2万个,而你们现在只有20多个KOL在投,你的对手却有1000多个。(这里先忽略1000多个KOL的操作成本,和红人KOL营销不同,买某个词的流量在搜索引擎上操作成本很低。)这个和在搜索引擎上做投放是一模一样的。 类似的,不知道大家同不同意,现在还在找大V合作的,如果是做效果广告的话,就是那种以前在搜索引擎上买“阿胶” 这种关键词的人,ROI很低。 阿里巴巴的流量增长团队是2002年成立,现在在搜索引擎这块的投放水平可以看一个网页:https://www.alibaba.com/showroom/showroom.html 大家点一下A字母,这里都是以A开头的关键词,一页是120个词,A字母下有22429页。A到Z一共是2千多万个词。 以前这是我负责的,我能确定每个词每天的流量都达到了一定的搜索量,也就是说都是比较重要的词语。那时候我们的口头禅就是“加词等于加流量”。记得当时从国外一家专门卖词的公司买了3万多个优质的词,然后我们一个季度的KPI就完成了。 顺便提一下, 其实这种方法也可以用来做产品。 比如旅游行业,当时有个知名网站,我们把整个旅游行业的词挖掘到了大概有500万左右,然后像前面那样分组分类,就知道了这个行业大部分用户的诉求。 当你在搜索引擎上能分析的词达到500万的时候,已经基本上是全量数据了,这些数据至少可以代表这个行业一半以上的人的诉求。这可以成为大数据的一次很好的应用。后来通过这批数据,发现旅游行业只要你去做攻略类产品是一定会活得不好的,因为攻略类需求占比排在很后面。结果现在大家也看到有些做攻略类的APP至今挣扎在盈利边缘。 然后大家看前面的汽车行业的词库数据,从2015年起, “SUV”和“七座”一直是这个行业真正的热点,但还是很多汽车互联网公司不知道这个。 然后看在阿里巴巴的一个页面:https://www.alibaba.com/showroom/mp3.html 这里列出了MP3的一些属性,有按“功能”、“屏幕” “充电时间” “风格” 和 ”颜色”, 这里的属性分类以及每个分类里的那些项目,完全是按搜索引擎里用户的搜索量从高到低排序的。这样做的结果就是转化率和粘度非常高,比当时产品经理做的页面提高了4倍。 具体很多细节可以在线下聚会可以分享。 第三个议题:怎么做好SEO和PPC(编辑:广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