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KANO模型,做需求分类与评估优先级
你在上述需求案例中,可能心中有不同的答案——
作为用户,这是你的看法,其他用户有其他看法,将这些声音收集起来,整理数据进行定量分析,得出最终的结论,通过数据来看结果。 我们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具体流程如下—— 1. 设计问卷将需求池的需求导出,罗列出清单,每个功能点对应清单中的一项,而每一项需要设计2道问题,2道问题为正反提问。 例如:「浏览器意外关闭后是否可以恢复上次浏览」的需求,设计的问题为—— 问题1-1、若浏览器崩溃后重启可以恢复上次浏览,你的感受是? A、非常喜欢 B、理应如此 C、无所谓 D、勉强接受 E、很不喜欢 问题1-2、若浏览器崩溃后重启不可以恢复上次浏览,你的感受是? A、非常喜欢 B、理应如此 C、无所谓 D、勉强接受 E、很不喜欢 通过以上格式,问卷的「问答」部分已经完善,问卷前文加上调研目的、选项说明和感谢的话,就可以开始实施调研了。 关于选项说明,因为每个人对选项的理解及解读有所不同,因此有必要加上此部分的说明,尽可能确保调研对象对各个选项有共同的认知,避免错误解读。 诸如可以在问卷中添加以下说明——
2. 开展调查开展问卷调查前,先招募一定的目标用户,然后进行问卷发放和回收,问卷发放可通过纸质也可通过电子的形式,招募数和发放形式根据你所拥有的资源而定。若资源和时间有限,C端的目标群,在公司内部进行随机抽取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当然,问卷中存在废卷的情况,因此招募的数量不能太少。 3. 整理数据回收问卷后开始对数据进行整理,将无效问卷剔除,无效问卷不除外以下情况:
剩下的就是有效问卷,有效问卷中的每个功能点参照以下表格进行对照。
因为此结果不可能发生,不然就自相矛盾,所以定为可疑结果。比如你不可能非常喜欢「浏览器崩溃重启后可以恢复上次浏览」,又非常不喜欢。 参照对照表,每份问卷的每个功能点都有了分类结果。 例如:某问卷中针对「浏览器崩溃重启后可以恢复上次浏览」功能,编号001用户所持的态度如下所示,参照对照表,对应的分类为M(必备型);同理,编号002用户所持的态度对应的分类为O(期望型)。 4. 结果分类接着汇总所有用户的有效问卷,对所有用户对某功能点的分类结果比例进行统计,分别得出A(魅力型)、O(期望型)、M(必备型)、I(无差异型)、R(反向型)、Q(可疑结果)所占的比例,比例值最大对应的类别就是对应功能点的分类类别了。 如上案例:针对需求「浏览器崩溃重启后可以恢复上次浏览」,每份问卷的选择结果都不同,经统计汇总,“A(魅力型)、O(期望型)、M(必备型)、I(无差异型)、R(反向型)、Q(可疑结果)”所占的比例分别是“23.5%、36.7%、28.4%、0.8%、6.7%、3.9%”。其中O的比例最高,占36.7%,所以该需求为O(期望型)。 三、对多个需求进行排序分级通过上述步骤,我们可以对所有功能点的分类结果进行定论。 如果为了更加直观看到分级结果以及对同类需求的优先级进行排序,可以对数据再进一步计算,确定Better-Worse系数,结合四象限绘制散点图。 总的排序规则为—— 剔除“无差异型和反向型需求”,不同类别需求的优先级排序规则是“必备型 > 期望型 > 魅力型”,同类需求的优先级排序规则是“Better值越高,优先级越高”。 当然规则是死的,每个产品的特质是不同的,整个优先级的排序规则可以结合公司资源、需求方的压力、开发资源进行微调。 1. 确定Better-Worse系数我们知道,某个点确定了X和Y坐标值,就能在四象限中定位一个点。 这里,每个需求点的Y坐标和X标分别对应Better系数和 |Worse系数|(|Worse系数|指Worse值的绝对值)。 Better系数,结果为正,表示用户对某功能或服务实现的满意程度,该值越接近于1,表示实现某功能或服务后,满意程度越强; Worse系数,结果为负,表示用户对某功能或服务不实现的不满意程度,该值越接近-1,表示不实现某功能或服务后,不满意程度越强。 计算公式分别是: Better/SI =(A+O)/(A+O+M+I) Worse/DSI = -1 *(O+M)/(A+O+M+I) 2. 落入四象限图各个需求的Better-Worse值统计完成后,便可以落入四象限图了。 例如:代入公式计算,将6个功能点的Better-Worse系数计算得出,落在四象限的图如下所示: 根据排序规则,优先级为“功能4>功能5>功能2>功能3>功能1”。 四、总结(编辑:广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