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ed流设计:那些谋杀你时间APP
下面用四款应用来分析看看他们如何运用feed流页面的: 1. 微信朋友圈Timeline,是Feed流设计中最基础的一种的形式呈现。 根据去年官方数据,朋友圈基本还是已展示个人情况为主,65%的朋友圈为原创,而浏览朋友圈也不是强目的性的。 微信朋友圈有私密性,不会像微博或者新闻一样follow特别多的人。用户更关注的人而不是内容,内容是好友的,优先级按时间,也就是纯Timeline形式。 对于微信的广告,因为其庞大的基数而得天独厚,但是用户接能明显感觉到是广告,比较生硬。 对于公众号的生产者而言,像微信这样的熟人社交平台,用户访问往往只局限在热门的10%左右的内容,只有那些最热门的,得到了很高转发的内容,才能得到更多的曝光。一些冷门的内容可能会永远沉在数据库中,没有被人发现。 2. 新浪微博产品定位 Slogan:随时随地发现新鲜事。 新浪微博一个基于兴趣的社交媒体平台。作为中国的头号微博,拥有其他同类产品望尘莫及的大V资源:包括明星,行业大佬,社会和草根名人等等。它的用户基数和实效性,也是很多事件的第一传博途径。 用户需求 微博用户可以用大V,小V,普通用户来简单分层,每层的需求有所不同,对于大小V来说营销的需求更高,例如广告,增加影响力等,普通用户则是娱乐社交需求更高,例如追星,交友等。 首页设计 热门板块和关注并列,从原来的“发现”板块下挪到了“首页”的“关注”旁边,入口更浅了。因为热门是用户除了关注最多使用的板块。 左边的相机icon是发图博和视频,这个位置很难单手操作,在底部导航栏中间有功能更全面的发微博等操作功能。我觉得是因为发图博的入口越浅越容易抓住瞬间世界,因此左右大拇指点击,右手拍照,也算比较快的。 (编辑:广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