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印良品是怎么做设计的?来看看背后的流程!
自 2002 年的广告「无印良品的未来」以来,无印良品便开始传递自身的信息。通过这些信息,无印良品不仅公开表明其追求的目标即终极的「这样就好」,同时也静静地诉说着,无印良品绝非是为了高价出售商品而树立品牌,也不会利用廉价劳动力大量生产低价位的商品。以最适合的素材进行制造并以合适的价位提供产品的同时,追求以“素”为宗旨的终极设计,这就是无印良品。 不勉强,不逞强,积累生活的修行,减少浪费,以低价为目标,而同时不断追求毫不逊色于豪华或奢侈品牌的简朴之美。然而在其背后,所蕴含的则是日本的禅宗文化,一种「空」与「克制」的思想。 下面我们先来读一段来自原研哉先生的采访。
无印良品创造的正是这样一种终极的「空」,在使用方法和商品形象上没有任何限制,而具有包容力的留白也是越多越好。例如, 18 岁的年轻人开始单独生活时所选择的桌子也好, 60 岁老夫老妻选择的他们起居室也好,可以是同一张桌子,但是不同的摆放和使用方式却会营造出完全不同的氛围。因为这一切全都包容在留白的各种自由度之中了。更进一步,它想创造出能够让世界上任何一种文化圈里的人都能感受都到「这样就好」的商品。 从而引申,它所传达出来的一种思想,我把它称之为「对于欲望的教育」。 与其说无印良品是一个品牌,不如说它构建了一种生活的哲学。也许拿走的东西越多,留下的就越纯粹。无印良品试图让人领悟到「这样就好」的智慧,时间将产品表面的修饰逐渐褪去,在无多余形式添加的质朴生活方式里,更能让人们在花花世界里去审视内心,当你真正的找到自己发自内心的需要的时候,会自然而然的喜欢那些朴实、诚实、简单的东西。因为当我们足够自信的时候,再也不需要利用品牌来提升自己所谓的身份,这时候,没有态度的态度变成了一种态度、一种处世哲学。我们的社会中,很多人试图利用某些产品的商标来给自己贴标签,并试图用标签来完成身份识别甚至划分。无印良品它消除了让产品扮演身份识别的身份划分的角色,还原了设计的本来面目——设计是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关于使用者的生理和心理与物关系的问题。 三. 品牌概念宣传在对于无印式思想的宣传上,MUJI推出了一个「FOUND MUJI」的概念,即设计师将前往全世界各地找寻MUJI式的产品(不追求设计感丰富的装饰性产品,而是生产那些能够顺应现代的生活、文化及习惯所产生的变化,并以合理价格销售的商品。),并整合成立「FOUND MUJI」店,批量生产,并且售卖。 总结创造一种终极的「空」,在使用方法和商品形象上没有任何限制,而具有包容力的留白也是越多越好,这就是无印良品的设计。它倡导了一种生活的哲学,不强调所谓的流行,标榜平实,反对浮华。 无印良品从时刻强调自己的设计思想,大量输出了日本物哀和禅宗文化,再到品牌定位、品牌打造、以及从品牌店面到产品开发的品牌贯穿,都无时无刻不在大量强调 MUJI式的文化,产品开发之中,他们也并非照搬日本的传统,他们立足传统,运用现代设计手法,打造基本日本但更具有世界普遍性的现代日本产品和品牌。 这样的模式对于设计师在从品牌设计、品牌概念赋予与贯穿的时候,给予了很大的启发。在我们平时思考设计的时候,我们不仅该思考如何设计好了产品,还设计好了一个系统、一个品牌、一种生活方式,我想这应该就是无印良品对于设计师来说最大的启发吧。 (编辑:广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