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产品规划,需要考虑这些因素
记得在看阿里企业中台实践的书中提到,他们在中台实践成功后协助几个大的央企进行了中台架构设计与实施,虽然我们团队可能比较少,但是比我们小的团队也是有的,无论是研发还是运维或数据组、测试,都可以进行这样的尝试。 我们在系统规划时有这方面的考虑,无论能走多远,终究是有益的,如果转变为利润中心,那么在公司就有其话语权了,因为你不仅会花钱,也会赚钱了。 要有企业架构建模的思想大家都知道井底之蛙,只会看到那么大一块天空;其实我们在系统规划或产品设计时更多的是经验,所谓的创新少之又少。 应该转变思想,不局限于目前的业务,目前的系统,目前的人。 前面提到了用户思维与产品思维,这也是我最近一直感觉比较重要的两部分。 首先说用户思维,即我们要根据人、货、场中的人所处的点去分析、比较,站在实际的场景去思考我们设计的功能,开发的系统是不是用户想要的,是不是满足企业从上到下相关人的不同需求。 跳出自己的思维,结合实际业务人员的想法会有所改变,变与不变还是不一样的。 其次是产品思维,我们要时刻在心里牢记,我们开发设计的一款产品,而不是一个功能,不是一个小的模块。格局应该大一点,看问题的高度提升了,我们看到的就是一个鸟瞰图,而非局部。 有的时候一直在琢磨,为什么那些牛逼的人看问题和理解问题就是与我不一样,应该就是高度不同。 系统产品是为企业规划,所以企业级建模也是有其方法论的。 企业架构也是分层的,有业务架构、应用架构、数据架构和技术架构几个过程。 业务架构是指业务流程、角色的变更,业务变更与协作,这和前面提到的人、货、场有类似的内容,每年的系统产品规划都应该以业务架构为指导来进行,离开了业务架构,其它的架构都将一无事处,因为与业务不符,如何去满足业务呢。 系统架构是指系统、服务与功能。这个也是我们在网上经常看到的系统组成图,系统是根据业务范围设计的,在规划时要考虑业务边界和系统的耦合度及合理性,多个业务可以划在一个子系统中。 系统结构清晰了,人(用户)使用起来就会方便,角色也容易划分,系统架构师在我眼里一直都是很牛逼的,因为他(她)有业务整合的能力,而且还有技术选型、实现的能力。 数据架构就是对数据、业务对象、交换格式、安全和隐私的规划与部署,目前数据中台各大公司都在建设实践,公司最重的是什么?不是人而是有效的数据, 这里说的是有效,并非什么数据都有用的。 数据架构不仅是业务流和系统间数据流,还应该是各业务对象的交互、协作;个人觉得好的数据架构不仅使系统数据更好的、更安全的存储,更应该是可以通过数据进行赋能,来为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 技术架构是通过硬件、网络、服务器或操作系统等实现其数据、系统的部署实现。如系统发布平台是通过什么实现的,需要哪些开源的软件和自开发工具,网络的跳转如何,前端的图片是如何缓存的等等。 在规划时,要站在企业的层面去考虑,可见一个技术负责人要多么的牛,不懂技术或产品的人我觉得就是在裸泳,不过在现在好多公司中这种状况与“皇帝的新装”中的场景特别像。 作为研发产品人员,未来何去何从,趁此阶段可以规划一下,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总结系统规划时考虑的因素很多,规划就是计划是预算,它是指导未来工作的一个基准,应该沿着规划的目标去逐步实现。 但互联网行业来变化太尼玛快了,你今天刚计划好明天可能公司就没有了,这种情况在这一两年已经见怪不怪了,再回到”北漂二人行”所说的,”技术是互联网行业中最容易被替代的”,我的理解是编码的人越来越多了,而且如果我们开发的产品没有发挥其价值,那么它真的是一文不值。 我们应该考虑各种因素影响,为企业搭建出好的架构体系,开发出有价值的应用产品,将人、货、场真正的结合起来。 最后感谢您的阅读,愿所有的人都平安健康,加油!
作者:倔强的大萝卜;公众号:倔强的大萝卜 本文素材来自互联网 (编辑:广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