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议“无货源”电商靠复制就能赚钱?
事实上,外界对这种所谓的“无货源”模式充满疑虑,很多人甚至直接称之为“骗局”、“传销”,一些互联网平台上也长期有专门社群、专题对此讨论。广受质疑的主要有两点:其一,通过所谓ERP采集软件对电商平台店铺商品进行“采集”的行为是否合法、合规?其二,被广泛采用的“加盟”模式是否涉嫌传销,或者是类传销、传销变种? 但已经尝到甜头的商家似乎没有人真的愿意与这种模式切割。 谈起下一步的方向,王伟的想法是,先以“无货源”模式,边发展边摸索经验,从中沉淀出一些优秀的店铺、畅销的商品,后期再重点维护,向上游的厂家进货囤货,最终成为亚马逊上的FBA卖家,即亚马逊将第三方卖家库存纳入自己的全球物流网络。 闫献民也在考虑,下一步继续升级公司的ERP系统,把商品从一键发布到亚马逊一家电商平台升级到一键发布到多家平台,“亚马逊的‘无货源’红利期快过去了,我们年后会把精力更多放在其他平台上。” 随着规模不断扩大,争议不断的“无货源”公司也让项城市爱恨交加。 项城市商务局一位要求匿名的官员在接受1℃记者采访时说,项城市确实有些跨境电商卖家,但如果要说他们做得多好、规模有多大,也说不上,更不能把此视为项城一个有特色的东西。不过,既然已经有这么多卖家,政府就要做好引导工作,“我们也是在一次电商会议上,听到他们自己介绍说,搞的这个‘跨境电商’有多好,才知道项城有这么多‘无货源’(运营者)。”他说,对于“无货源”电商,“政府会以加强培训、正面引导为主”。 毕竟,于项城这座传统的农业县城而言,“跨境电商”不仅是一个时髦而诱人的名号,更寄托着当地就业和产业升级的希望。 (文中王伟、闫献民为化名)
(编辑:广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